查看原文
其他

讲述土壤和土壤人自己的故事——南京土壤所举办“科学家精神”科研人生座谈会 |资讯

土壤观察 2021-04-27

导   读


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,是中国科学院建院70周年,是南京土壤所建所66周年。在这样一个值得庆贺与骄傲的时刻,回顾土壤科学事业建设历史,讲述土壤和土壤人自己的故事,歌颂科学家品德,弘扬科学家精神。在新的时代背景下,具有十分积极的传承价值和重要意义。

责任编辑:江淼 邱政超

来源:中科院南土所公号(2019年11月30日),原题为“南京土壤所举办“科学家精神”科研人生座谈会”


2019年11月28日下午,由南京土壤所党委主办、所人事处和所老科协协办的“科学家精神”科研人生座谈会在惠联大楼第三报告厅召开。研究所离退休老同志、来自科研、行政和支撑岗位的中青年职工、所团委等老中青三代代表们与年度新入职职工近三十人欢聚一堂,座谈交流。研究所党委书记蔡立、副所长吕俊杰到会,所老科协理事长张绍林主持了会议。


老科学家们用面对面口述故事的方式,重温了一段段鲜活而独特的人生历程。那些质朴又深刻的道理,经由时光的研磨显得亲切又温暖,入脑又入心。


龚子同饶有兴致地讲述了当年橡胶林北移的故事,谈到了李庆逵院士曾经对他说过的那些话:“我们从解决生产问题入手……提出问题解决问题,土壤科学就是这样不断前进的。” 在聊到土壤研究工作的神圣性时,他分享了李振声院士对《寂静的土壤》一书的题词:“寂静的土壤养育着万紫千红的生命世界。”发言中,他还强调了团队培育和合作精神的重要性,以及在具体研究内容上要注重从细微处着手。


杨苑璋作为研究所老一辈领导,从如何做好顶层设计服务科研中心工作的角度,谈了几点中肯意见。殷切希望大家能保持好这一优良传统,通过做好点点滴滴的小事,坚守一个个平凡的岗位,培育和呵护好科学家精神,增添有利于科学事业建设与长久发展的正能量。


陈怀满从研究所1976年首创环境土壤学这一学科至今的过程,由衷感悟了党对学科发展的关怀与支持。结合当下学科发展的趋势,他希望年轻一代能继续坚守专业学科,注重专业短板补漏,夯实综合知识基础,提高科学研究的业务能力。他说:“学习不仅仅是自我学习,书本学习。学生要学习老师如何做学问,更要学习如何做人。三人行必有我师焉,学生们相互也要学习,取长补短才能进步。”


“从实践中来,到实践中去。土壤科学研究只有跟实践相结合了,才符合国情才有意义。”张效朴说,青年工作者尤其要脚踏实地、不畏艰苦、严谨治学、注重亲为,练好从事科研工作的基本功。


肖振华在谈及前段时间作为老党员代表重返青春奋斗的田间地头,与河南省封丘县的老乡亲重逢握手合影的场景时,他无比感慨地告诉年轻一代,一定要继续发扬奉献精神,用自己的专业知识扎根野外一线,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,服务于生产与实践,为广大人民群众谋福利。


适逢2019年12月5日世界土壤日前夕,今年的主题是“防止土壤侵蚀,拯救人类未来”,会议还特邀史德明结合自身工作经历,向大家回顾了我国和研究所在水土保持防侵蚀方面科学研究的情况。强调了防止土壤侵蚀,治理水土流失,恢复生态植被,更是整个人类家园可持续发展的基础。“人类未来的关键因素之一就是我们脚下的土壤。土壤中充满了水、营养物质和微生物,这些对我们的食物生长来说至关重要。作为一种有限资源,即使恢复几厘米的土壤也需要长达一千年的时间。”他语重心长地呼吁大家深刻领会科学家精神的内涵,用实际行动践行青山绿水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。


中青年代表们结合自身情况一一畅所欲言。他们表达了对接棒土壤事业的自豪感,对老科学家的崇敬之情,对如何解决当前工作问题的迷惑,对献身科研人生价值的追问。新入所的青年职工们也表示,通过老中青三代座谈会这样独特的学习方式,正式融入了土壤所这个大家庭,感受了研究所鲜明的传统文化氛围。进一步明确了作为一名合格科技工作者应该笃定追求真理、勇攀高峰的信念。大家纷纷表态,应该把学问和人格融合在一起,重视科学家精神的培育和弘扬,做土壤科学家独特精神风范的传承人。



随后,吕俊杰向老前辈们表示了感谢和敬意,并就团队协作精神、科研与实践相结合、年轻人如何传承等要点内容与大家进行了交流。他肯定了科研人生系列座谈会作为研究所品牌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,希望座谈会能继续紧跟形势、紧贴所情实实在在地办下去,将老中青三代人的手紧紧地握在一起,形成助推研究所科研事业发展的最大合力。


最后,蔡立就立足土壤科学特色、弘扬科学家精神等内容发言。他说,不忘初心牢记使命,追求知识和真理是中国科学家的初心,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广大人民群众亦是中国科学家的初心。老科学家们娓娓道来的人生瞬间,正是土壤科学事业从无到有、逐步发展壮大背后的真实故事。充分体现了爱国、创新、求实、奉献、协同、育人等科学家精神的可贵之处,值得我们认真学习和发扬光大。“希望大家能够把座谈的感悟带到今后的工作中去,扎实、专注、低调做科研;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,在一线工作中凝练科学问题;强化学风和作风建设,团队合作协同攻关。”他号召年轻的一代立足土壤科学特色,永葆人民科学家为人民的本色,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走在前列,争做重大科研成果的创造者、建设科技强国的奉献者、崇高思想品格的践行者、良好社会风尚的引领者。



荐   书


“土壤家”近期文章推荐

不远千里问诊猕猴桃,中国土壤学会专家开出土壤健康药方

“环境与健康观察”近期文章推荐

气候临界点——风险太大,不可存侥幸心理

“土壤观察”近期文章推荐

国际化绿色化背景下国家区域食物安全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|研究


我们是“土壤观察”(turangguancha),感谢您的阅读!

欢迎关注,欢迎分享到朋友圈或转发给好友,长按二维码,识别关注我们



联系我们请加13926117407微信号(或发邮件至149996384@qq.com)


如果觉得土壤观察干得不错,请转发朋友圈或点击“在看”



  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    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